台灣風景分區介紹

2021/9/30

新竹旅遊景點

新竹市介紹:
新竹原名竹塹,北從桃園台地的尾端至鳳山崎,南到香山丘陵,三面環山,僅西面臨海,形成一畚箕地形。是臺灣與中國大陸東南沿海距離最短之處,人口分佈以客家人居多,占總人口數的85%以上,因此在臺灣的客家文化史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而閩南人則多係來自泉州,現集中於新竹市。

新竹市三面環山,一面向海,又位居台灣的西北方,這樣的地形與理位置,造成了冬季東北季風十分強盛,所以有「風城」之稱。季風由沖積平原的東南向西北沿「喇叭狀」地勢吹入,所以無論東北季風或西南季風一進入新竹市,就立即受地勢約束而增強,就像一股「穿堂風」一樣貫入新竹,所以民間早就有「新竹風、基隆雨」的諺語。

台灣很少有城市能像新竹一般,既擁有大片翠綠山林,在這面積僅有104.1526平方公里的城市,可以到18尖山賞花健行,或到17公里海岸騎單車遨遊,廣達一千多公頃香山的濕地,是大甲溪以北螃蟹數量最多的潮間帶,也因此定期造訪台灣的候鳥,有半數每年都在新竹的海邊逗留。新竹懷抱著古老的文化,努力展現新的科學城風貌,在新舊交替的背後,潛藏了數百年來風雨飄搖下獨有的魅力,值得細細品嚐。

近十幾年來,由於科學工業園區的設立,標榜著高科技以及勤奮、積極的工作態度與價值觀,一批批移工和高學歷新移民漸次湧入,為這個傳統城市帶來不同的思維與衝擊。舊有的文化產業和生活方式在與不斷求新、求突破的高科技產業相互撞擊、激盪下,發生各種蛻變與新的可能,讓新竹成為既是文化、教育資源和生活休閒的中心,也是一個重要的科技城市。
 

新竹縣介紹:
新竹縣地形多元、氣候溫和、農產豐盛,全縣客家族群約佔總人口數的84%,是典型的客家(Hakka)大縣,並以「好客竹縣」(Hakka Hsinchu)著稱。新竹縣從農業到科技的轉型、從傳統到現代的結合,還有隨著科技發展遷入的新移民,形成多元融合的族群結構與文化特色,『科技、文化、大學城』-新竹縣,是多數人來到新竹縣感受到的改變。

近年來新竹縣積極推展縣內觀光休閒產業,每年持續以「山、湖、海」三大特色景點舉辦觀光季等系列活動,推廣新豐、竹北濱海遊憩區、峨眉湖景點及山地美人湯泉;數百公里山線與海線的自行車道規劃更是提供了民眾休閒運動且落實綠色生活的最佳方式。

在人文古蹟層面上,隨處可見客家農村淳樸的景象,更可循著前人的足跡,藉由名人故居的探訪,走進光陰的迴廊裡,這裡有縣政府用心為您打造一系列的名人故居,歷史洪流下縮影的小世界大人物將呈現在各位眼前,如張學良故居園區、蕭如松故居園區和吳濁流故居等,期待大家來造訪這歷史縮影下的放大鏡。

這些豐富渾然天成的自然景觀、風土人情、文化特產、休閒景觀、山水風光,趁著周末假期,不妨親自造訪這個擁有山湖海之美的新竹縣。
 
 

新竹著名景點 :
  • 尖石薰衣草森林-種滿薰衣草的希望之丘、鄉村祕密花園、繡球花隧道與紫色薰衣草田小徑.
  • 香山溼地-追夕陽一媲美台中的高美濕地一般看海追夕陽的好地方,而且這邊步道有個大大的愛心,情侶們可以來這邊耍浪漫!還有一條賞蟹步道是個獨特的生態景觀.
  • 南寮漁港-有無敵海景,還有浪漫的地中海藍白建築;近期南寮漁港大進化,多了魚鱗天梯,化身看海、拍美照的浪漫約會景點,還新增百坪大的戲水樂園,完全免費讓民眾進場開心打水仗,還有超大的沙坑,可以讓大人帶著小孩一同來堆沙堡!
  • 綠世界生態農場-在北埔佔地七十多公頃、有6大主題公園的綠世界生態農場,除了壯觀的多肉植物園區之外,綠世界也有可愛動物區,可以讓你零距離直接餵食、觸摸小動物們!
  • 佛陀世界-關西的佛陀世界前身是知名童話世界樂園,在倒閉後由協會接收管理,目前只有週六和週日的早上九點開放至下午三點.
  • 新豐紅樹林綠色步道-台灣唯一建有觀賞步道的生態保護區,可以欣賞到水筆仔、海茄苳混生的紅樹林,還可以看到各種蟹、蝦、魚、貝以及海鳥,傍晚還可以登上觀景台,欣賞夢幻的落日美景!
  • 新竹動物園-全台歷史最悠久的動物園,在2019年12月28日重新開園,從古老動物園搖身一變,成為新竹重要新景點之一,而且週邊餐飲資源非常豐富,有讓你悠閒喝咖啡的星巴克動物園分店,還有充滿日本色彩、仿古氣息的湖畔料亭,以及就在動物園門口的森林食堂!
  • 新月沙灣-竹北的親子景點好去處,沙灘很平坦且是細沙,不是海水浴場,但沙灘上有用石頭堆砌而成的小池子,小朋友可以戲水,黃昏時可以看到紅澄澄的夕陽灑在無邊無際的海面上。
還有著名的內灣老街:
內灣老街位於新竹縣橫山鄉,當地居民以客家為主。近年來以懷舊的老街情懷包含了帶動觀光,包還古色古香的內灣車站、內灣戲院及內灣吊橋等新竹旅遊景點,內灣老街除了傳統街屋建築外,還有那漫畫家劉興欽博物館,作者筆下親切的大嬸婆與阿三哥、淘氣機器人等都可以在此看到。來到內灣老街,還可順道品嚐美味的野薑花肉粽、紫玉菜包、客家擂茶、擂茶冰沙、客家麻糬等特色美食。
昔日內灣老街是往返尖石山區的主要道路,50年代曾為內灣帶來許多觀光人潮,老街上的傳統街屋具有著其獨特的歷史意義,昔日為盛產林業的尖石地區主要道,因此房屋多以紅磚砌柱及地基後,再加以木板作為屋身、門窗及屋頂,最後以合板瓦或日式文化瓦覆蓋於屋頂。內灣的傳統街屋的騎樓空間具有三大的特色:一為各式材質所做的椅凳以利連絡感情;二為各式材質所做的洗衣板、洗手台及水龍頭;三為處處可見的各式園藝盆栽,多以藥用植物、辛香料理植物居多,隨處可見樸素實用的氣息。

新竹-走入大自然 : 
新竹五峰及尖石山區,雲海舖滿山谷,山峰成了孤島,夜晚燦爛華麗的星空,悠閒行程體會大自然的美好,五峰鄉四季皆有不同風情,春天百花盛開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色、夏季有著清爽的翠綠視野及美麗繡球花季、秋天是豐收的採果季、冬季有壯麗的雲海與楓紅銀杏,高山的美無可比擬,從新竹到觀霧僅兩小時的車程,很適合安排週末小旅行!
 


雪霸觀霧遊憩區
六條健行步道,難度及景觀各有不同,-雲霧步道和觀霧瀑布步道;雲霧步道又稱Yulun步道,Yulun是泰雅族語雲霧的意思,它是環形的木棧步道,走在附近的制高點上沒有遮蔽物視野非常好。步道沿途共設有三個景觀台,在此能欣賞聖稜線群峰並有立牌解說,連綿的山峰清晰又壯麗,能看見遼闊的景色!整條步道不太需要爬坡,加上都為木棧道非常好走,是條闔家歡樂的路線。
原始的森林區,放眼望去皆是巨大高聳的林木,陽光穿透樹林點點灑落大地,漫步森林中有隱世的感覺。步道前半段平緩好走,但後半段開始是一路的下坡,高度落差280公尺,回程辛苦.
榛山登山步道,登上海拔2490公尺的榛山頂,雪山山脈、雪霸連峰及連綿壯麗的聖稜線在眼前毫無保留的展開,全程4公里需4小時;這條路線是旅行社及雪霸農場會帶旅客走的步道。
檜木巨木群步道近期才剛全程開放,之前僅開放前半步道,此路線可眺望五指山及鵝公髻山,路途中共有五棵千年紅檜轟立於山林間,全程4公里來回需2.5小時。
蜜月小徑,連接檜山巨木群步道與觀霧山莊,步道瀰漫著清新的芬多精,是簡易舒適的步道,全程450公尺單程20分鐘。
賞鳥步道,在針闊葉混合林中有豐富的花草樹木及多層次的森林結構,為鳥兒營造出絕佳的棲息環境,全程650公尺單程半小時。

雪霸休閒農場
鄰近觀霧休憩區海拔近2000公尺,是渡假村型態,位在山林中杜絕外界的紛擾,採一泊二食的住宿型態,晚餐與早餐為自助式的中式餐點,美味又豐盛,除了能參加農場舉辦的活動,森林步道巡禮(野馬瞰山步道、雪霸公園觀霧步道)、當季DIY、星象解說,還有日出、日落、雲海等豐富的自然景觀,因是熱門旅館,若安排假日須盡早預訂!雪霸農場冬季最美的雲海,在日出及日落最有機會遇見。
夜晚在景觀台有星象解說,在那之前每人可領一碗熱呼呼的薑汁麻糬暖暖身。當晚夜空一望無雲,遼闊星空就這麼展現眼前,美的不可思議!

野馬瞰山步道
野馬瞰山步道入口位在雪霸休閒農場最深處,是條隱密又輕鬆的步道,建立於原始森林內,踩踏著柔軟的杉林落葉前進,享受純淨大自然的洗禮。來回約一小時。沿途最美的風景是能眺望雪霸農場全貌。

清泉部落
通往觀霧的路途會經過清泉部落,主要由泰雅族居民所組成,其中最著名的景點是張學良故居,目前改建為小公園,重修的少帥故居則選擇建在上坪溪對岸的2號吊橋旁。

三毛故居
依著山壁建造,後院綠意盎然有著悠閒的氣氛,寬闊的視野,能遠望對岸山頭的清泉天主教堂,後院備有幾張小桌椅,可在此喝杯咖啡、閱讀三毛著作。

清泉天主教堂
小巧精緻的天主教堂需經過吊橋再走一段步道才能抵達,紫紅色九重葛花垂掛在門口,建築本身混和台式、西方和原住民色彩。

白蘭部落
位在新竹五峰鄉的深山中,多為泰雅族人所居住,坐落在雲霧帶間,時常能見到雲霧繚繞的夢幻景色,因此有雲上部落的別稱。

山上人家
坐落在五峰山區的白蘭部落及和平部落中間,擁有精緻的歐式木屋及廣大優美庭園,四季景色豐富多變,最著名的莫過於翻騰的雲海與即將到來的櫻花季,但是路途遙遠顛簸,適合於觀霧之旅順道拜訪。

(參考行程)
五峰/觀霧 三日遊
第一天 出發> 觀霧遊憩區 (雲霧步道、觀霧山莊、觀霧瀑布步道) > 宿 : 雪霸休閒農場 (日落雲海、觀星)
第二天 日出 > 野馬瞰山步道 > 清泉部落(張學良故居、三毛夢屋、清泉天主教堂…) > 宿 : 白蘭部落 (搗麻糬、觀星)
第三天 漫步於白蘭部落 > 山上人家 > 賦歸

五峰/觀霧 二日遊行程  
第一天 出發 > 觀霧遊憩區 (雲霧步道、觀霧山莊、觀霧瀑布步道) > 宿 : 雪霸休閒農場 (日落雲海、觀星)
第二天 日出 > 野馬瞰山步道 > 山上人家 > 賦歸



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Smangus)
位於台灣新竹縣尖石鄉玉峰村,海拔約1500公尺的泰雅族部落,屬於尖石鄉。居民全為泰雅族原住民。由於位處深山交通不便,也是台灣最深山的原住民部落,擁有「黑色部落」之稱,是全台最後通電的一個部落,因長年交通不便,造就一個遺世獨立的部落和巨木生態的山川景緻和森林風貌;司馬庫斯越嶺毗鄰棲蘭檜木帶,在道路未開前出入最近的新光部落須下谷越山5小時,更在10多年前須歷經兩天的路程才可以到達巴陵,沿著司馬庫斯古道到達巨人神木群,再經雪白山後尋稜線下到嘎拉賀部落,為一條充滿芬多精的越嶺路線,後來因為發現神木群所以發展觀光,現在成為一個重要的觀光地點。

「司馬庫斯」在泰雅語中指的就是銳葉高山櫟(塔塔加櫟),祖先到此定居,第一眼所見盡是Smangus樹,便以此命名。這種高山櫟普遍生長在現今司馬庫斯、新光、鎮西堡山區,落葉肥沃了土壤、櫟果提供了動物充足的食物來源,形成豐富的生態,也因此地水源豐沛、獵物種類多。泰雅先祖在遷移的過程中,對於地名多以該地的地形、植物、 感受加以描述後命名,如鎮西堡(Cinsbu)的意思就是「清晨,太陽第一個照到,終年日照充足,土壤肥美的地方」。「司馬庫斯」地名,意即「櫟(橡)樹茂密,獵物豐厚、土壤肥沃之地。」

★ 新竹秘境景點
司馬庫斯、鎮西堡這樣玩,來一趟森林之旅!

鎮西堡巨木群步道
泰雅語稱鎮西堡部落為Cinsbu,意即「清晨熟睡中,陽光已經朗照大地,整天日曬不絕、直到黃昏,白晝溫暖、夜晚寒冷,這是個病蟲絕跡,作物生長良好的土地。」這裡孕育了全台最大的檜木原始林,隔著塔克金溪與司馬庫斯巨木群互望,東向宜蘭鴛鴦湖一帶,與棲蘭檜木原生林連成一片。後人依樹型為巨木命名,其中以傳神的亞當、夏娃及孕母神木最為著名。
 
鎮西堡教會
位於司馬庫斯對岸,總是遙遙相望的新光部落,也叫斯馬庫斯。新光部落裡有個以森林教室聞名的新光國小,是拍攝~原來我們這麼近~的廣告場景,也是您體驗泰雅文化風情,不可不造訪的點。新光部落的族人,在往鎮西堡神木群路上,以秀巒溪石與花蓮白色大理石砌築一座簡潔有力,造型獨特優雅的鎮西堡教堂,藍天背景下的黑牆白石,美得令人屏息感動。

◆部落之旅~欣賞文化差異的美感,尊重當地的文化及禁忌。
☆愛護地球,從現在做起~部落不提供備品,請自備個人盥洗用品(牙膏,牙刷,毛巾,沐浴用品)。
☆第二天巨木群步道,約需行走11公里,來回含拍照休息,約需5小時,
請於出發前一個月,每日持運動訓練至少30分,行進返抵時間不一,
☆孕婦及具有高血壓、心臟病..等或年齡過小,不能獨立完成健行活動者,請勿報名參加。
☆進入尖石需申請入山證,請於報名時提供個人姓名、身份證字號、出生日期、地址,以便造冊。
☆山路請旅客自備暈車葯或其他隨身慣用藥品。
☆司馬庫斯晨昏氣溫低,氣候變化大,請攜帶禦寒衣物、雨具。
 
(參考行程)
第一天 出發地→合興車站→秀巒→泰崗→宇老觀景台→以娜的店(午餐-風味餐) →鎮西堡新光部落-新光森林教室-鎮西堡教堂-(晚餐.住宿)合興車站
早餐:自理         
午餐:以娜的店      
晚餐: 民宿內中式合菜
住宿:鎮西堡看星星民宿
 
第二天 司馬庫斯-巨木群步道” 針闊葉混合原始林”(來回11公里.來回5小時,不想走還可以原路返回到部落休息唷) →午餐→秀巒溫泉泡湯→鎮西堡民宿 (晚餐.住宿)
早餐:民宿內       
午餐:司馬庫斯套餐
晚餐: 民宿內中式合菜
住宿:鎮西堡看星星民宿
 
第三天 鎮西堡→前往神木登山步道B(步道全長4.6公里)-返回至鎮西堡午餐→返回可愛的家
早餐:民宿內         
午餐:以娜的店
晚餐:可愛的家
住宿:甜蜜的家